近日,韓國研究者們在《科學免疫學》(*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上發(fā)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癌細胞通過細胞接觸反制理想狀態(tài)下的又一重機制:人體內(nèi)多種實體瘤都存在連接蛋白-4(CNTN-4)的過表達,它會與T細胞表面的淀粉樣前體蛋白(APP)結(jié)合,抑制T細胞與癌細胞的接合(conjugation)并下調(diào)T細胞的激活狀態(tài)。因此,CNTN4-APP是一個值得靶向的免疫抑制性通路。
#### 研究背景
淀粉樣前體蛋白(APP)和連接蛋白-4(CNTN-4)在阿爾茨海默?。ˋD)研究中較為知名,但它們在癌癥領域的研究較少。韓國研究者們的初步分析顯示,至少有13種實體瘤(共分析21種)組織的CNTN4強陽性(≥1+)率超過了50%。這一發(fā)現(xiàn)提示,CNTN4在癌癥領域可能被忽視了太久。
#### 研究方法與結(jié)果
1. **癌細胞的CNTN4表達**:
- 研究者們敲除癌細胞的Cntn4或使其過表達,發(fā)現(xiàn)癌細胞增殖速率、遷移能力和侵襲性等關鍵特征并未顯著改變。
- 然而,過表達Cntn4會使癌細胞的凋亡通路和TNF-α等炎癥應答通路顯著下調(diào)。
2. **CNTN4對T細胞的影響**:
- 用重組CNTN4蛋白處理激活的T細胞,可直接抑制T細胞增殖和細胞因子分泌兩大關鍵功能,效果甚至比重組PD-L1更強。
- 進一步的實驗和染色質(zhì)免疫沉淀(ChIP)分析顯示,重組CNTN4抑制T細胞的機制主要是在T細胞激活時阻礙轉(zhuǎn)錄因子p65和NFATc1轉(zhuǎn)位入核,結(jié)合到IFN-γ和TNF-α兩大關鍵細胞因子的編碼基因啟動子部位。
- 同時,CNTN4還會通過抑制關鍵蛋白的磷酸化,干擾T細胞受體(TCR)信號級聯(lián)。
3. **T細胞表面的受體**:
- 研究者們采用在人類質(zhì)膜蛋白庫中篩選的方法,找到了兩種能與CNTN4結(jié)合的APP同源異構(gòu)體(APP770/751)。
- 重組CNTN4與表達APP的T細胞結(jié)合,類似于PD-1/L1的相互作用。
4. **功能驗證**:
- 特異性敲除T細胞的App,可顯著增強T細胞對癌細胞的黏附能力、細胞毒性和T細胞本身的增殖能力,全方面上調(diào)抗腫瘤免疫應答。
- APP和CNTN4在細胞外的相互作用可能對T細胞功能影響更明顯。
- 以APP為靶標設計的單抗,也可以起到與抗CNTN4單抗相似的抑癌效果。
#### 臨床意義
研究者們分析了胃癌、肺癌等常見實體瘤患者的數(shù)據(jù),證實CNTN4表達水平與免疫激活標志物(GZMB、CXCL9/10等)及接受免疫治療患者的生存預后大多呈負相關性。APP表達水平也與患者治療應答有關,說明CNTN4-APP相互作用可能參與了當前免疫治療的耐藥。
#### 結(jié)論與展望
1. **CNTN4-APP相互作用的實錘**:
- CNTN4在多種實體瘤中過表達,通過與T細胞表面的APP結(jié)合,抑制T細胞功能,從而形成一個新的免疫抑制性通路。
2. **潛在的治療策略**:
- 抗CNTN4或抗APP單抗既可以與PD-1/L1抑制劑協(xié)同增效,也有望作為免疫后線治療使用,特別是對CNTN4或APP高表達、當前預后可能較差的患者。
3. **未來方向**:
- 進一步研究CNTN4-APP相互作用的詳細機制,開發(fā)更有效的靶向治療策略。
- 探索CNTN4和APP在不同癌癥類型中的表達模式和功能,為個性化治療提供依據(jù)。
總之,這項研究揭示了CNTN4-APP相互作用在癌癥免疫抑制中的重要作用,為開發(fā)新的免疫治療策略提供了新的靶點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