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那些需要我們重新調整生活方式的重大事件,被科學家們定義為“壓力性生活事件”。這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失業(yè)、親人或伴侶的去世,以及患嚴重疾病等。先前的研究表明,“慢性壓力”可能是抑郁癥和阿爾茨海默?。ˋD)等多種神經和精神疾病的風險因素。然而,在具體的各類壓力性生活事件層面上,它們與健康問題之間的關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最近,《神經病學》雜志上發(fā)表了一項由西班牙巴塞羅那β腦研究中心和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完成的研究。這項橫斷面研究揭示了特定的壓力性生活事件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病理標志物之間的聯(lián)系,并探討了性別和受教育程度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與參與者
該研究基于巴塞羅那阿爾茨海默病和家庭(ALFA)隊列的數據,參與者均為無認知障礙但大多數具有散發(fā)性AD家族史的人群。研究人員通過臨床訪談確定了18種不同類型的壓力性生活事件經歷,并分析了這些事件與阿爾茨海默病病理標志物如β淀粉樣蛋白(Aβ)42/40比值、磷酸化tau蛋白(p-tau)、神經顆粒蛋白水平以及大腦灰質體積之間的關系。
- **伴侶去世**:特別是對于女性而言,伴侶去世與較高的p-tau和神經顆粒蛋白水平有關;而在男性中,則主要影響Aβ42/40比值。
- **經濟壓力源**:如失業(yè)和嚴重的經濟損失,與大腦多個區(qū)域灰質體積減少有關,尤其是在前扣帶回、旁扣帶回、舌回和楔前葉等部位。
- **性別差異**:男性在經歷伴侶去世和失業(yè)時受到的影響更為顯著,這可能與男性擁有較少的親密人際關系和社會支持網絡有關。相反,女性面對經濟困難時更加脆弱,其灰質體積減少的現象尤為明顯。
這項研究表明,不同類型的“壓力性生活事件”對阿爾茨海默病病理發(fā)展和大腦結構有著不同的影響,并且這些影響因性別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與悲傷情緒相關聯(lián)的壓力源,尤其是伴侶去世,似乎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展密切相關,而經濟壓力則更多地關聯(lián)于大腦結構的變化。這些發(fā)現強調了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重要性,并提示未來的研究應進一步探索如何減輕這些壓力源對大腦健康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