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一項臨床前研究中,來自美國希望之城的研究團隊有了驚人的發(fā)現(xiàn):人體內一種名為2型先天性淋巴細胞的免疫細胞(ILC2),不僅對過敏和其他免疫反應至關重要,還能攻擊癌癥。研究人員進一步發(fā)現(xiàn),這種細胞可以在體外擴增,并應用于癌癥小鼠模型中,有效壓制腫瘤并消滅惡性細胞。
研究團隊的領頭人Jianhua Yu博士表示:“我們發(fā)現(xiàn),人類ILC2細胞能直接殺死所有類型的癌癥細胞,包括血癌和實體瘤。未來,我們可以制造這種細胞,經過冷凍保存后給患者使用。與需要使用患者自身細胞的CAR-T細胞療法不同,ILC2可以來自健康的捐贈者,作為一種‘現(xiàn)成’的異體產品(http://www.weberwork.com/invest/),為癌癥治療提供了獨特的方法。”
在此之前,以小鼠細胞為重點的研究中,ILC2在癌癥殺傷能力方面并未展現(xiàn)出一致的前景。然而,在希望之城的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對人體細胞進行了測試,發(fā)現(xiàn)人ILC2與小鼠ILC2的作用截然不同。
研究團隊的另一位領頭人Michael Caligiuri博士指出:“通常情況下,小鼠是預測人類免疫力的可靠模型,因此發(fā)現(xiàn)人類ILC2具有直接殺死癌癥的功能,而小鼠的ILC2卻不具備這種功能,這在該領域實屬罕見。從老鼠到人類,有些東西進化得如此不同,這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為了測試人類ILC2的殺癌功能,Yu及其團隊首先從血液樣本中分離出ILC2。他們開發(fā)了一種新穎的平臺,能在四周內將人體采集的ILC2擴增2000倍。隨后,將這些體外擴增的ILC2細胞注射到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或實體瘤的小鼠體內。結果顯示,這種ILC2細胞群能通過一種先前未知的癌癥殺傷機制殺死腫瘤細胞。
Yu解釋說:“當我們將ILC2細胞和腫瘤細胞放在一起時,發(fā)現(xiàn)腫瘤細胞死亡了,但ILC2細胞卻存活了下來。這證實ILC2能直接殺死癌細胞,不需要其他細胞的幫助。”他還指出,ILC2無需來自癌癥患者的自身細胞,這意味著未來有可能從健康捐贈者身上采集并冷凍ILC2,用于基于ILC2的治療方案。
幾十年來,Yu和Caligiuri一直在研究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抗癌作用。他們表示,ILC2如今已成為細胞毒性免疫效應細胞家族的新成員,與NK細胞和CD8+ T細胞共同協(xié)助人體對抗癌癥。他們期待人們能利用這些不同殺傷細胞的集體力量更好地對抗疾病。
然而,他們也提醒說,目前對ILC2殺癌功能的了解還處于早期階段,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答。但他們已經知道人類ILC2是一種殺傷細胞,計劃繼續(xù)與合作者合作,深入了解有關ILC2的知識。
Yu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擴大這些發(fā)現(xiàn)的應用范圍,可能不僅限于癌癥治療。此外,我們正努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的臨床效益。”
在將ILC2用于臨床試驗方面,他們已經邁過了一個關鍵障礙:有足夠的產品進行測試。盡管ILC2在人體內較為稀少,主要集中在肺部、腸道和皮膚中,但他們已擁有一種快速培養(yǎng)這些細胞的平臺。
Caligiuri說:“要開展人體臨床試驗,我們必須能夠擴增這些細胞。令人振奮的是,我們已經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在希望之城,我們擁有符合良好生產規(guī)范的設施來制造細胞,這將加速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進入臨床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