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劉釗燕等人在《Nutrients》期刊上發(fā)表的研究揭示了膳食類黃酮攝入量與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肝病(MASLD)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研究基于國家健康和營養(yǎng)檢查調查(NHANES)隊列的數(shù)據(jù),涵蓋了2581名成年參與者,通過分析單一和多種黃酮類化合物攝入量,發(fā)現(xiàn)高類黃酮攝入量與MASLD風險顯著降低有關。
具體而言,總類黃酮攝入量最高的人群MASLD風險降低了29%。其中,花青素、黃酮和黃烷酮三個亞類貢獻最大,分別降低了31.7%、27.9% 和22.7% 的MASLD風險。此外,柚皮素、芹菜素和飛燕草素這三種黃酮類化合物也表現(xiàn)出了顯著的保護作用,其高攝入量可使MASLD風險降低32-62%。
這項研究表明,增加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如茶、蘋果、漿果、葡萄和可可等植物性食品(http://www.weberwork.com/sell/l_32/)的攝入,可能成為預防MASLD的有效策略之一。對于中國超過1.5億的MASLD患者來說,這一發(fā)現(xiàn)為非藥物干預提供了新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對肝臟健康的積極影響外,類黃酮還被證明有助于延緩大腦衰老,保護認知功能。武漢科技大學榮爽等人在同一時期發(fā)表于《Food & Function》期刊上的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這一點,指出較高的黃酮類化合物攝入量可以減緩認知衰老,并降低癡呆發(fā)病的風險。
綜上所述,這兩項研究強調了類黃酮化合物對人類健康的多重益處,特別是對MASLD的潛在預防作用以及對認知健康的保護。它們提示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增加這些有益化合物的攝入可能是改善公共健康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那些受MASLD影響的人們,以及希望保持良好認知功能的中老年人來說,調整飲食以包含更多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可能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健康促進方式。
鑒于以上研究結果,建議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多攝取富含類黃酮的食物,這不僅有助于預防MASLD,還能帶來其他廣泛健康益處,包括更好的心臟代謝健康和認知功能維護。同時,這也提醒醫(yī)療專業(yè)人員,在向患者提供生活方式指導時,應考慮推薦富含類黃酮的飲食模式。